该基准测试比较了 Google Chrome 和 Mozilla Firefox 在一系列测试(401.bzip2、429.mcf 等)中的性能。结果以平均执行时间以及误差范围(±)呈现。 通常,Firefox 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表现出比 Chrome 较慢的性能。 “减速”指标量化了这一点:Firefox 平均慢 1.55 倍(几何平均值)和 1.53 倍(中位数)。 在像 `644.nab_s` 这样的测试中,观察到显著的性能差异,Firefox 耗时明显更长(3639/3829),而 Chrome 为 (2476)。 然而,一些基准测试显示出可比的结果(例如,`450.soplex`)。 数据提供了详细的比较,突出了 Firefox 整体性能的滞后,但也确定了差异不太明显的领域。
## 预编译头文件与Squid:一次失败的优化
预编译头文件旨在通过保存解析后的头信息来加速C++编译,避免在多个源文件中重复工作。GCC、Clang和MSVC等编译器都支持此功能,各自具有不同的实现细节,包括文件格式(GCC的.gch,Clang的.pch)和构建过程。
Squid项目研究了使用预编译头文件,特别是对于包含大量可移植性层的“squid.h”——为它的800多个源文件中的每一个解析206个头文件。虽然GCC显示出适度的5%(大约30秒)编译时间改进,但集成却存在问题。
使用GCC,实现需要对Autotools构建系统进行修改,包括修改包含目录中的文件。Clang提出了更大的挑战:它需要在编译*期间*使用`-include-pch`标志,并且如果缺少预编译头文件则会失败,这使得在现有的Autotools框架内控制构建顺序变得不可能。
最终,收益不足以证明所需的复杂性和修改是合理的,导致放弃了优化工作。对于Clang的一个关键改进是,应该像GCC一样行事——将预编译头文件视为可选的优化,而不是构建要求。
一份新报告显示,全球首席执行官面临巨大的压力,需要证明人工智能投资的实际回报,**74%的人担心如果在两年内无法实现目标,将面临失业风险**。该研究对四个国家/地区的500多位首席执行官进行调查,表明由于人工智能的绩效,即将出现一波领导层变动,**70%的受访者预计今年将因人工智能失败而导致高管被解雇**。
首席执行官承认自己落后于竞争对手(54%),并且越来越认可人工智能在治理中的作用——**94%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在提供建议方面可以与人类董事会成员相媲美**。然而,该报告强调了关键的失误,包括依赖“现成”人工智能(87%)以及员工广泛使用“影子人工智能”(94%)。
监管不确定性以及对潜在损害员工(80%)和客户(83%)的担忧也在阻碍进展。尽管面临这些挑战,**人工智能仍然是2025年的首要任务(78%)**,并且现在与投资者信心直接相关,这使得成功的人工智能实施对于企业和首席执行官的生存至关重要。
## 自复制:从乌龟到ZIP文件
本文探讨了自复制的概念,从哲学上的“乌龟无限叠层”悖论开始。然后深入计算机科学领域,研究程序如何被设计成自我复制。
作者追溯了这个想法,从早期的编程挑战——编写最短的自复制程序(“quine”)——到更复杂的实现。Python示例展示了程序打印自身源代码所需的递归逻辑。这进而引申到探索Scheme和Go等语言中的自复制程序,强调了该概念如何被优雅地表达。
核心挑战转向Lempel-Ziv压缩,用于gzip和zip等格式。作者成功创建了一个仅使用字面量和重复操作码的程序,该程序可以解压缩为自身,甚至将自身嵌入到前缀和后缀中。这一突破随后被应用于创建实际的自复制zip、gzip和tar.gz文件,克服了诸如哈夫曼编码和CRC32校验和等实际障碍。
最终,作者分享了代码和文件,并幽默地感叹缺乏能够无限解压缩这些递归循环的程序。文章以对终极自复制程序的简单性的致敬而结束:一个shell脚本简单地回显其自身的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