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 MCP 应用扩展:为 AI 代理带来交互式用户界面
一项新的提案 (SEP-1865) 旨在标准化模型上下文协议 (MCP) 中的交互式用户界面,以响应 MCP 社区的关键需求。目前,MCP 的通信仅限于文本和结构化数据,当工具需要可视化显示或复杂用户输入时,会产生挑战。该扩展基于 MCP-UI 和 OpenAI Apps SDK 的工作,将允许服务器直接向宿主应用程序交付交互式用户界面。
核心思想是标准化声明 UI 资源(如 HTML 模板)的方式,将它们链接到工具,并使用现有的 MCP JSON-RPC 协议实现双向通信。这避免了由于不一致的实现造成的碎片化,并通过预先声明的资源和 iframe 沙箱提高性能和安全性。
最初的规范侧重于在沙箱化的 iframe 中使用 HTML 内容,以实现广泛的兼容性,并计划以后扩展到其他内容类型。重要的是,它被设计为向后兼容——现有的 MCP 实现将继续工作,并且服务器将提供基于文本的备用方案。
MCP 应用扩展由 OpenAI、Anthropic 和 MCP-UI 社区共同开发,有望为更丰富、更具吸引力的代理应用体验奠定基础。早期访问 SDK 可用,欢迎贡献。
Canonical 已经扩展了其 Ubuntu Pro 的 Legacy 附加组件,现在为 Ubuntu LTS 版本提供总共 **15 年的安全维护和支持**,起始于 14.04 LTS。这满足了在受监管行业或存在硬件依赖性的组织的需求,这些组织升级会带来破坏性和高昂的成本。
此前提供 12 年的覆盖,扩展的 Legacy 附加组件为操作系统、内核和关键开源组件提供持续的安全补丁——主动解决漏洞,而无需进行主要版本升级。
该附加组件在初始 10 年的标准支持(包括 ESM)之后可用,价格比标准 Ubuntu Pro 高出 50%。故障修复支持仍然是可选的。现有的 Ubuntu Pro 订阅者可以无缝延续覆盖范围;无需采取任何操作。此次扩展为基础设施现代化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现实的时间表。
## Intel 386 与标准单元逻辑的兴起
为了应对雄心勃勃的 28.5 万晶体管 386 处理器(1985 年)的排期挑战,英特尔采用了**标准单元逻辑**——当时一种革命性的方法。 这种技术不用手动布局晶体管,而是使用软件自动放置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电路(“标准单元”)并连接它们之间的布线,从而大大加快了设计过程。 这存在风险,因为软件限制可能会阻碍芯片密度,但最终 386 芯片的完成时间*提前*了。
对 386 电路的研究揭示了标准单元区域内意想不到的设计选择。 这些包括用于寄存器选择的令人惊讶的大型**多路复用器**(由于 x86 架构的寄存器灵活性而变得复杂),一个可能作为后期错误修复添加的**错位晶体管**,以及实际上是独立晶体管用于扩展多路复用器功能的“**假反相器**”。
386 上标准单元逻辑的成功至关重要,使英特尔能够过渡到 32 位计算,并巩固了 x86 架构的统治地位。 虽然英特尔没有发明标准单元逻辑,但他们的实施和定制软件开发对于 386 的成功至关重要。